6358946399_e18fb90c25_b  

【聯合報╱記者吳思萍/台北報導】

f_547006_1  松山高中使用App,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大方用手機。 圖/松山高中提供

 

手機是教學小幫手還是洪水猛獸?」手機若用於不當用途,會影響學生學習成效,但若結合教學,也可能是翻轉教學的好工具。

 

台北市松山高中將手機問題授權給各老師管理,主張「如果要孩子不玩手機,不如設計出比手機遊戲更好玩有趣的課程。」該校特色課程「ONE PIECE」,學生可在課堂上使用智慧型手機,從網路上下載英文的應用程式「CGEO」,循著應用程式到北市各景點尋寶,訓練學生的閱讀、單字能力。

 

指導老師陳建智說,剛開始難免會擔心「學生會不會玩手機玩瘋了?」但事實證明,只要課程夠有趣,學生忙著闖關根本沒有多餘時間上其他網站。

 

師大附中資訊中心主任林湧舜說,為活化教學,校內老師開發4款App程式,像「化學沉澱」App,可讓學生看到溶解作用,將重要的課程內容,設計成闖關遊戲,提高學習興趣。

 

中正高中校長簡菲莉說,高三的物理選修課,有老師讓學生運用偵測頻波的App,讓學生做實驗,用吸管吹奏聲音,用App偵測,一組一支,課程中運用手機,讓教學不再死板。

 

金甌女中則是雙頭並進,雖然統一管理手機,但高一學生也嘗試用平板電腦教學,使用「實務投影」功能,即時拍下學生表現、直接投影,讓全班師生都能互動參與,「只要課程活潑,學生根本不想玩手機。」

 

 

 

資料來源:http://mag.udn.com/mag/edu/storypage.jsp?f_MAIN_ID=13&f_SUB_ID=104&f_ART_ID=547006

 

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johanl/6358946399

 

arrow
arrow

    艾爾&凱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